不论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和农户亲切交谈的身影,他就是晋中市左权县科普惠农服务中心站站长高迎斌。他是农民眼中的“土专家”,选种、施肥、防病虫等样样精通;他是熟悉农业的“田秀才”,走到哪里就把丰收的希望和喜悦播撒到哪里。
高迎斌组织农户进行集中培训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高迎斌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左权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几十年的工作中,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只要服务对象的一个电话,他都会无条件地前往,及时帮助农户排忧解难。他会不定期进村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与农户们建立了深厚的乡土之谊。对他来说,工作及时、细致、高质量完成,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民解决燃眉之急,是一件无比快乐和充实的事情。
“在多年农村技术服务工作调研中,我感受到许多果农受传统观念影响,存在重栽树轻管护的思想认识,这种思想认识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左权县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高迎斌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宣传核桃树管理的重要性,帮助左权县各个村建立核桃管理技术专业队,并采取讲课、树上示范等形式,把病虫防治、整形修剪、追肥灌水等技术传授给果农,好果率由原先的75%提高到97%。此外,高迎斌还组织左权县核桃管理带头人参加集中培训,并带领大家赴河北宁晋县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学习,解决了左权县大量青壮劳力外出打工、不种地、不管理核桃树的问题。
高迎斌坚持科技引领,认为科技助农技术只有应用到实处才有意义,现代农民不仅要肯下功夫,更要懂技术,农户的观念也应从“要我发展”转变成“我要发展”。为培养出“懂技术”的现代农民,给乡村留下“带不走”的科技人才,高迎斌经常组织农户进行集中培训,大力推广新品种、使用新型农机具、施用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
为进一步提升农户学科学、用科技的意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高迎斌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先后组织山西省权威农业专家为农户传授实用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难题。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撸起袖子看秧,脱了鞋子进田。多年来,高迎斌步履不停,不知疲倦地奔走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第一线,为农业生产“把脉问诊”,为农民致富“传经送宝”。他帮助农户发展大棚经济,与灾害争时间、抢速度,保护幼苗正常生长,避免农户损失扩大。他对日光温室的生产进行跟踪服务,组织示范户分享典型经验,推动左权县日光温室向高产出、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之路发展。同时,高迎斌帮助基层农村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培养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利用当地“协会 企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一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为粮食高产、种植户增收贡献一份力量,是我做好工作的最大动力。”服务“三农”生产30余年,高迎斌心里想的是农民、念的是农业、装的是农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农业推广事业、推进乡村振兴不懈努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新时代的乡村赞歌。
科学导报记者 魏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