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王东东:在焊花中淬炼成才的“航天焊匠”-ag官网

   2024-11-12 133

焊接技术课题演讲

走进生产现场,总能看到他在耀眼的焊花中全神贯注的身影。焊接时,电弧的温度在2000℃以上,焊工体感温度在50℃以上,哪怕汗水浸透了衣襟,他也从不抱怨一句。11月3日,《科学导报》记者见到了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焊工王东东,他摘掉焊接防护面具,向记者讲述着“航天焊匠”背后的故事。

航天产品质量要求严苛,对操作者的焊接技术也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受结构限制,许多复杂零部件无法用自动化焊接设备完成,只能依靠手工焊接。有一项特殊材质管路焊接任务就曾因难度过高,被大家称作近年来最难干的活儿。王东东说:“这项焊接任务批量大、进度急,产品是特殊材质,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气孔、夹渣、裂纹等焊接缺陷,以往的焊接合格率仅能达到42%。此次任务要达到航天i级焊缝标准并进行100%射线检测,通过密封、强度等性能试验才算合格。”

要么成功,要么报废。接手这项任务之初,王东东深感担子沉甸甸的。但航天人面对工作职责从不后退,他要带队取得成功,每一步都必须小心谨慎,不能出现丝毫差错……改进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王东东带队一次次向难题发起冲锋,他们自制改进工装10余套,结合柔性平台对管—管、管—弯头、管—法兰进行装配点焊、创新性地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焊接专机填充盖面等工艺方法,解决了焊接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最终使焊缝探伤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至100%,提前完成任务,确保了成功交付。

焊接作业

从学习到创造,不断提升自我,自觉在有限的空间启迪出无限智慧。王东东先后获“院青年岗位能手”“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青年岗位能手”“三晋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入选2018年度“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并取得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证书。2020年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王东东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经山西省人社厅批准成立,发扬航天人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由王东东带队攀登焊接技术高峰,解决困扰型号产品研制生产的瓶颈问题和行业前端技艺。王东东还多次代表公司参加长治技师学院“技能月”活动,向师生们展示“灯泡上割钢丝”“水管带压补焊”等绝技绝活,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

去年,王东东班组承接的某压力容器产品焊接任务,作业过程中需要焊接人员在结构复杂的狭小空间中操作,面对材质特殊、管—板结构厚、进度节点要求急的三大难题,仅靠传统的生产焊接手法,无法或很难保证焊缝质量,一旦操作不当,极易造成焊缝返修或部件报废,带来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困难面前,王东东带领班组进行攻关,经过大胆创新、潜心钻研、反复实践,成功找到了破题之钥。为发挥出这一关键技术的最大效用,他带领班组成员一起反复进行手脑协调性训练,努力提高左右手操作能力,最终确保了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总结出一套“tig焊左右手焊接操作法”,该焊接方法可适用于多种操作位置、多种焊接材料及狭小空间的焊接操作,对进一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焊接效率,保证产品的交付具有重要作用,现已在公司多个产品焊接中推广应用。

和王东东共事多年的同事们都知道,王东东手腕上有条焊热烫伤的疤痕,那是在仰焊一个重要产品时,一心专注焊接质量的他忽略了焊热,直到觉得胳膊有些热停下来查看时,防护服已经和胳膊上的皮肤粘连到了一起……但事后王东东却并不以为意,他说:“每一位焊工在焊接过程中都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烫伤,这是焊工的别样勋章。”

检查产品

责任是王东东的属性,奉献是他的秉性。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但他用默默的岗位坚守,兑现了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的诺言。尝尽汗水和泪水,历经欢笑和成就,他把每份焊接工作都看作一颗,经过细心播撒、辛勤浇灌,终会茁壮成长、绽放青春。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ag官网
ag官网的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