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大同市灵丘县上寨镇下寨北村酸枣育苗基地,千余亩酸枣幼苗已经栽种完毕,工作人员正在田间除草。宽阔的田野上,一株株酸枣树苗生长旺盛,在其间隔处套种的大豆幼苗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酸枣是我国特有的野生果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下寨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郑祥军说。近年来,酸枣仁产品在市场上走俏形势越发凸显,上寨镇抢抓市场机遇,以闲置土地为基础,以集体增收为目标,流转2000亩荒山荒地,计划集中连片规模栽培50万株静心一号酸枣幼苗。目前,已平整荒地1400亩,种植酸枣幼苗14万株,套种黄豆1400亩。
据介绍,酸枣基地建设项目具有非常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下寨北村集体支付土地流转费用40万元。进入丰产期后,可年产酸枣5000吨,深加工采集果仁100吨,实现产值7200万元。除了丰厚的经济效益,酸枣基地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酸枣树施肥、除草、接枣及大豆的采收等各工序都是雇用当地村民完成,项目正常运营后,可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5年后村民还可获得分红收入。酸枣基地建设项目实实在在地将村内“富余劳动力”转变为“富裕新动力”,让村民顾家赚钱两不误,实现了村民、村集体的双增收。
在育苗基地田间,正在干农活的上寨镇村民张树忠对《科学导报》记者说:“现在镇里发展的酸枣产业,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一个好的就业机会。我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不方便,能在家就近工作,做自己擅长的农活,还能挣钱,挺不错的。”
立足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下寨北村因地制宜地引进酸枣种植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酸枣是特有的野生果树,浑身都是宝。近几年,酸枣的价格很高,市场需求量也很大,加上上寨镇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酸枣,所以我们经过考察调研,和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静心一号酸枣苗。同时,为了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附加值,我们还套种了黄豆,希望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村集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郑祥军说。
种下酸枣树,叩响致富门;种出甜经济,期待好日子。下一步,上寨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深入研究全镇产业发展路径,科学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继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