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食品安全要求非常严格,工人们每天上班必须戴工作帽、口罩,穿工作服、工作鞋。保证食品卫生和安全一定是第一前提!”山西为全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权对《科学导报》记者说。
6月18日,记者来到大同市广灵县作疃镇,在为全科技的生产车间里,小杂粮全自动生产线不知疲倦地连续作业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除了干菜类、小杂粮以外,为全科技还生产小米锅巴、米脂黄花、杂粮谷物早餐片等休闲食品以及饮品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精深加工的小米从田间走向市场,从原料变身即食快消产品。
大学毕业后的魏权,曾南下广东打拼7年积累经验,在几次返乡探亲后,他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阔别许久的家乡早已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大片土地荒废,昔日良田杂草丛生,满目荒山秃岭,见不到一丝绿色。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大量的土地闲置,山上的村民依然过着贫穷的日子。看到这些,他心里萌生了回乡帮助农民卖粮致富的想法。
回乡后怎么干,魏权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他利用灵丘县谷子种植面积大盛产小米得天独厚的条件,于2010年创办成立了广灵县为全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建立了特色谷子种植基地,为农户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使农户稳稳当当赚钱的梦成了真。自此,公司通过“公司 基地 专业合作社 农户”模式在一斗泉、作疃等乡镇大力发展特色谷子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一家围绕杂粮特产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科学种植、深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经营活动为一体的现代化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公司口碑好,产品过硬。”这是消费者对安全科技的评价。而这评价背后,是魏权13年如一日对产品质量的坚守、不断研发新品以及让利于民的为人之道。他说:“人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不能忘本,要让老百姓吃到放心食品,为社会、为家乡发展多作贡献。”
南下打拼的经验让魏权深知,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他坚持“引进来”发展战略,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大同市高寒作物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基地现有产业科技人才,引进新的专业技术人员,外聘专家教授、科技特派员等人才资源,组建技术研发团队,紧盯产业升级,大胆探索,自主创新。公司先后拥有外观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此外,魏权还鼓励并培训当地年轻人经营农产品上电商平台,实现当地产品上行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以优质小米为原料的“咪时代”小米锅巴,通过特殊的工艺流程及健康合理的配方制作而成,色味俱佳、香脆可口。第四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在大同举办,发布会现场,成龙品尝了“咪时代”广灵小米锅巴后,当场竖起大拇指说:“小米锅巴好,小米锅巴赞!”
人从学会走路,就一直在拼搏。魏权的创业历程虽坎坷波澜,却百炼成钢。他先后被广灵县委、县政府授予“2010年度科技工作模范个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农村经济带头人”、2018年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及“大同市创新创业好青年”荣誉称号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民营企业家,魏权并没有沉浸在过去的荣誉中,而是以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更加成熟的社会责任感继续前行!他决心为家乡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的梦想,为振兴乡村作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