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以“科技创造品牌价值”为主题的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太原举办,8位专家围绕传统文化与科技相融如何创造出新的品牌价值、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塑造科技品牌、院士工作站的设立如何赋能企业品牌价值及科技、品牌与传播三者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交流,通过亲身经历和典型案例,探讨科创赋能品牌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专家简介
杨曦沦: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科技创新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品牌评价国家标准评审专家,北京国信品牌评价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社长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在这个大势所趋的“品牌化”时代,中国企业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品牌战略。所谓科技创新品牌战略,就是创造客户体验的一种商业模式。品牌战略就是通过界定企业的使命、目标、科技手段、环境、核心能力、核心资源,最终形成一个通过创造客户体验赢得市场的商业模式。
品牌从21世纪初开始,迅速成为一个全球概念,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个必然结果就是社会开始步入了一个体验经济初露端倪的多元化时代。体验经济将是全球化时代最具增长价值的经济!
在世界品牌管理中,今后将呈现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品牌化组织将成为企业基本的组织形态。品牌化组织就是以使命为导向,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提供客户体验为核心,共同参与塑造品牌形象,创造品牌价值,分享品牌利益的网络化、动态化的虚拟联盟。创新,是中国品牌走向中高端的动能。长久以来,中国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中不断摸索,从企业管理的战略选择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中国品牌已经脱离“低端廉价”的标签,在中高端市场上逐步发挥引领作用。但是,目前在世界百强品牌中,中国自主品牌只占一席,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二是讲好品牌创新故事,让梦想照进现实。品牌驱动战略将成为企业的终极战略。ibm零售业ag官网的解决方案部全球总经理汤姆·彼得森曾提出今后企业要从“建立有效的品牌”向“完全品牌驱动”转型,并以品牌作为企业的终极价值。现实中,可以从英特尔、思科等全球化的it品牌的换标去体会“创造消费者体验”的品牌战略转型这一思想。
三是应注重虚拟整合能力的提高。品牌虚拟整合的经营模式不会像以前那样单靠所有权来控制子公司,它所凭借的是联盟、合资事业、少数股权、知识技术和合约等方式来进行新的管理与控制。在互联网时代,品牌虚拟整合能力将成为全球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专家简介
赵安泽:山西省政协智库专家、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原副巡视员
品牌是企业与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论断,为把我国建成品牌强国指明了路径。
目前,山西的农产品表现为产品全而不精,品牌多而不优、不强、不大,市场占有率不高。问题出在科技含量不高,科技创新不够。品牌要创建、要打造、要提质、要升级,核心是“科技”,需强化科技在品牌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科技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品牌策划、企业孵化和科技支撑,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创新。品牌是质量、科技、信誉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品牌建设离不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是推动品牌从“制造”到“智造”逐步壮大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希望可以集聚多方力量,协同创新,精准服务,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书写满意答卷。
品牌要多样化、个性化、功能化、营养化、智能化,关键是“科技”;品牌要做大、做强、做优,重点也是“科技”。在品牌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科技和科技创新。品牌基础建设需要新肥料、新品种、新农药、新装备、新设施;品牌加工需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品牌设计需要新理念;品牌营销需要新平台、新市场、新消费者;品牌塑造需要新高度和强度、好感度、独特性。
近年来,山西功能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山西是杂粮大省,要研究、检测、科学分析杂粮的功能作用,科学提出其营养性、保健性、预防性、治疗性。例如,小米可以加工为即食小米粥、小米锅巴等;杂粮可做成半成品、方便食品。如:苦荞茶、杂粮饼干、太谷饼、岚县土豆宴、荞麦碗托。中药材分为药丸、胶囊、冲剂、配方;黄花需初加工为黄花酱、冷冻、冻干;粗粮有“八宝粉”、“晋升”油茶、台藜植物蛋白奶几类产品等等,都是提高产品市场融合度,塑造品牌价值的最好实践。
总之,以科技为核心,通过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地理标志品牌、功能农产品品牌,可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媒体问计 专家解惑
a、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可提升发展水平
科闻天下:传统文化如何借助科技的手段创造出新的品牌价值?
王蕾(山西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当下,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的紧密融合,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也极大地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共鸣和互动,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数字媒介让虚拟在场的文化共同体想象成为可能。例如,故宫博物院应用虚拟现实、互联网络、社交平台等开发了《数字多宝阁》《全景故宫》《玩转故宫》《故宫:口袋宫匠》等多项数字产品,利用高精度的三维数据立体全方位地展示文物的细节和全貌,观众可以零距离360度“触摸”文物并与之互动,将数字创意与传统文化深度结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合作,通过“数字化 云化 ai化”,在文物数字化采集、存储及展示等方面深入推动“数字故宫”建设,创新中华文化数字传播模式。
通过“云演播”的方式,使得艺术的稀缺资源最大限度实现“人人共享、人人共有”。例如,“云演播”借助5g、4k技术,将艺术家一生精湛技艺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将一次鲜活生动的演出转化为永久的线上作品。京剧《龙凤呈祥》由于魁智、李胜素等国家京剧院十数位演员倾情出演,可谓是超强阵容,许多演员都处于自身艺术的最佳状态,称得上是艺术的“稀缺资源”。这次演播,不管是边远山村,还是他乡异国,喜爱京剧的全球观众都可以同一时间共同享有。
b、品牌创建应挖掘其品牌的科技性
智慧生活报:请问,北京品牌智造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品牌孵化打造中,是否有注重挖掘其科技性?谈谈您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郭占斌(北京品牌智造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品牌是解决顾客心智里的认知问题,品牌塑造的重点就是建立品牌的差异性,而科技性是品牌塑造过程中能够形成品牌差异化优势的最好支撑。几乎所有的工业品牌、互联网品牌都强调科技性的重要性。因此,挖掘品牌的科技性就是品牌创建与塑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法。
对企业来讲,产品规划和品牌建设要并驾齐驱,产品要讲卖点,独特的销售主张,品牌要讲差异,科技性恰恰就是产品与品牌的重要支撑,而且要贯穿在市场营销与品牌传播的全过程。
大家还记得多少年前一个纯净水的广告,提到27层过滤,大家一听,就觉得这水富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其他厂家就不服气,谁家的纯净水不是27层过滤?但你没有说出来。
曾经一个营销电视的广告说:“不闪的才是健康的”,一些洗漱用品说含某些营养成分,强调的都是品牌的科技性。最近在一家海尔全屋智能体验店,所有的产品无一不体现出品牌的科技性和智能化。
再比如互联网企业的品牌塑造:百度是搜索技术,腾讯是社交,抖音是算法,科技性尤为突出。
c、增加流量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山西科技新闻网:企业或者个人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科技进行品牌形象的塑造?
贺江帆(山西晋商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也是赋能品牌形象的关键。有了流量以后,才会让更多的用户知道你的品牌,熟悉你的品牌,消费你的品牌,推广你的品牌。
今年因为疫情,好多线下门店停摆,线上的销售显得更为重要。有一个经典例子,2020年疫情期间,所有饭店停摆,广州有个饭店,生意却异常火爆,因为他开业3年以来,每个进店客户都加了微信,总计10部手机,5万好友,疫情来临,他发了个可以送外卖上门的朋友圈,客户下单火爆。
再介绍一个关于个人品牌的案例:我们公司跟一位医生在2019年的时候展开了一项合作,这位医生是山西省中研的一位主任,双方共同打造了一个公众账号,叫做“老安谈健康”,从公众号0粉丝开始到100万粉丝,微信好友从0开始到10万微信好友,通过内容输出,不断地积累流量,成为了全国健康类的头部ip品牌,我们所创作的中医养生类的视频,被翻译成日文、韩文、英文,全球传播。
从现在开始,每个品牌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把花钱买的流量留到自己手里。
d、专家领衔创新项目 科技提升品牌价值
山西科技报:2017年,寰烁公共教育在综改区设立了赵沁平院士专家工作站,请问,工作站在提升公司品牌价值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郭新建(山西寰烁公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沁平院士专家团队的加入,对寰烁公司品牌提升带来三方面的价值。首先,为公司在虚拟现实和元宇宙领域的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其次,对寰烁智慧教育产品持续引领全国、向高端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智力源泉;再次,开辟了山西省通过科技赋能教育、全方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带动了山西省战略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一年来,依托工作站,寰烁搭建了数字教育资源vr/ar研发团队,技术研发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输出各类知识产权40多项,为寰烁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深化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转化应用。目前,寰烁智慧教育云平台上供给的课程资源,正在由单一的图文视频和ppt,升级为可交互、场景化的vr/ar动漫类、体验感强、可评价分享、服务明显的优质资源。
目前,“基于虚拟现实的三元融合学习空间项目”,完成了全场景网络学习空间、3d数字理化实验平台和游戏学习平台的应用模型开发,对互联网 教育业务的“卡脖子”技术瓶颈和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最后“一公里”难题进行科技攻关。
e、长期深度孵化 从0到1建设优秀品牌
山西科协:山西黑与白品牌策划有限公司荣获“首批山西科技品牌协同创新基地”称号,请问该基地将如何为科技品牌服务?
景春茹(山西黑与白品牌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黑与白”非常荣幸成为科协“首批山西科技品牌协同创新基地”,之后我们将保持每年孵化100个品牌优秀企业,做好一个深度的品牌创新与品牌的长期孵化。
新消费时代的到来,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正在被重塑。从拥有更多到值得更好、从功能满足到情感驱动、从物质价格到心理价值。在新品牌快速崛起的时代,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关键在于科技赋能,产品创新,让传统企业在产品研发和持续创新上具有核心优势。
在“颜值”经济之下,有效的包装设计既是实现品牌认知最快、最有效、最省钱且价值最大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带动销售,又能够积累品牌资产。因此,对包装设计的投入,能够满足品牌独特性和辨识度,能够体现产品价值,达成短期和长期的价值增长。
打造新品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消费者购买的不只是一个产品,还是品牌代表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溢价。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和消费者实现情感共鸣。
f、了解科技品牌内涵 精准服务上榜品牌
科学导报:没有技术的品牌形象是空中楼阁,创新是源动力,科技是生产力,品牌是营销力,传播是生命力。请问您认为科技、品牌与传播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李建军(山西创新科技品牌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近年来,中国品牌迅速成长,质量上精益求精、创新上勇于攀登、责任上敢于担当,不仅让品牌的价值不断提升,也契合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成为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有力支撑。
科技品牌是消费者或市场对产品及服务的科学性、科技性的认知程度,是企业具有科技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整合科技、品牌、传播三方人才资质和专业技能,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中心,以科技赋能为核心,着力打造的具有科技性、特有性、价值性、长期性、认知性的识别体系。总的来说,科技、品牌与传播的关系可分为三个维度,科技媒体传播、科技活动赋能、科技创新支撑,我们可以打造会员制、定制化、一对一的精准服务,让100个上榜品牌更有价值,更有活力,更有影响。
■ 科学导报记者 武竹青 王小静 刘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