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芋芼羹,地黄酿粥,冬后春前皆可栽。3月19日,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创赋能 点燃三晋‘薯’光”为主题的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太原举办,本次活动重点围绕马铃薯在山西种植的历史渊源、分布概况、春耕备种工作、山西省马铃薯协会的成立及农业企业如何运用自身的产品优势及关键技术有效地服务薯农种植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旨在为加速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加大马铃薯新技术推广力度,全面推进马铃薯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与巩固拓展全省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献智献策,以更好促进山西农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提升。
第一期专家与媒体面对面现场
薛村波:打造山西省特色农业主导产业
专家简介
薛村波: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少有的营养全面的食材(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而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马铃薯及其制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们国家人均马铃薯年消费量在改革开放初期大概是14公斤,现在已经达到了40公斤,欧洲国家是将近100公斤,现在东南亚地区不产马铃薯,但马铃薯的消费量增长非常快。另外,马铃薯的产业链很长,它可以做上千种化工产品的原料,通过精深加工,可以生产纸张、医疗、康养、美容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发展前景好,持续性强。而且马铃薯还是第四大粮食作物。所以,马铃薯产业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马铃薯在山西省北部普及,本来是因为晋北地区的自然条件不佳,但有弊就有利,恰恰是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山西省产的马铃薯有很好的品质,形成了山西省马铃薯种植的优势。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马铃薯主产区大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年均气温6℃左右,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而且土壤疏松,钾等矿物质含量较高,这使得马铃薯病害发生率低,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的积累,同一品种的马铃薯,山西产的比其他地区产的,干物质含量高出3~5个点,而且保鲜期长。这样的优势是周边省份没法比拟的。
总体来讲,山西省马铃薯发展是有很大潜力的,全省曾经达到过480万亩的种植面积,单产一直在稳步提高,现在的单产比2014年已经增长了近1倍。现在全省马铃薯的产业发展布局总体思想是,面向市场需求,在地势较为平坦、水利条件较好的主要发展加工型马铃薯的种植,在丘陵山区兼顾发展加工型和优质鲜食马铃薯的种植,南部地区主要发展早熟型品种。现在大概就是按照这样一个布局在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提高,原来不能种植马铃薯的地方也可以种植鲜食性马铃薯了,山西在鲜食马铃薯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但在加工型马铃薯上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而且山西省还有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深加工水平高,带动能力强,能够支撑起山西省加工型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杨林栋:春耕播种好时机 科学种植马铃薯
专家简介
杨林栋:山西农业大学社会服务部副部长
俗话说“苗好半成收”,在春耕备种期,马铃薯应重点在土地、粪便、化肥、种子、地膜等五方面做好生产种植,才能提升马铃薯的高效增产。
在薯农种植中,一是注重鼓励薯农多采用旱地机械化垄作高效栽培方式,二是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也要做好追肥工作,追肥工作对于哪一种蔬菜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马铃薯也不例外。如果不能够保证追肥工作的话,那么马铃薯很可能会出现减产的情况,大家可以在马铃薯马上就要成熟的时候多使用些地粪等农家肥达到腐熟效果,这种物质可以帮助马铃薯更加容易膨大,以促进马铃薯地下根系更好吸收养分,而且还能够让马铃薯吃起来口感更好。三是注意规避使用待分解有机物及抗生素等危害土壤成分的化肥,在给马铃薯播种开沟的时候,多使用如尿素、氯化钾等有机肥料。按照每亩地施加含有二铵15kg、尿素22kg、硫酸钾55kg的混合化肥的标准,投放到深度为15cm的深沟内,同时在沟内加入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化肥。让农药和土壤充分混合后再把种块放到沟内,但是千万别让种块和化肥直接接触,否则会引起种块烧伤。四是选用可降解渗水通气地膜,地膜覆盖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种植方式,具有保温、保水、保肥等特点,对促进植株生长、开花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仅能增产20%~70%,也有效提升马铃薯生长环境与品牌价值。五是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马铃薯种薯的品种能够影响长势和产量, 山西省马铃薯的品种繁多, 主要有晋薯2号、晋薯8号、青薯9号等。
因此, 种植人员需要选择高产、抗病能力强、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马铃薯作为种薯, 才能够提供保证收获质量,延长马铃薯产量的蓬勃期,为山西“土豆革命”行动赋能。
霍利光:从“救命粮”到“致富薯”
专家简介
霍利光:山西省马铃薯协会秘书长
马铃薯作为全球四大主粮之一,中国产量最多,我国是马铃薯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山西是马铃薯大省但不是强省。山西省具有高原冷凉性气候条件,是马铃薯生产的天然家园。但相对于不同的消费市场来说,山西省马铃薯品种结构单一,基本上以鲜食型为主,缺乏淀粉型、加工型等多用途产品,亟待丰富产品线,延长产业链。
马铃薯产业发展链是由科研育种、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贮藏加工等环节组成,但目前山西省的马铃薯产业各链条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生产分散,市场体系不健全,综合性服务不到位,加工带动能力弱,产业水平低,协会可以有效促进马铃薯产业链中各链条之间合理、有效的衔接,增强它们之间的关联度,真正发挥品种、种薯、原料、贮藏、加工、市场销售等各环节的作用,以促进山西省马铃薯产业的升级,推动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化的整体效益。
山西省高寒山区大都是偏远落后的农村,发展马铃薯产业更是这些地区的长久之计。不论是巩固脱贫成果,还是乡村振兴,马铃薯产业都是重要抓手。为此,山西省马铃薯协会应运而生!
协会作为本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主要是组织协调与马铃薯产业相关的“政产学研经服用”等单位和个人,搞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为推进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贡献社会力量!
协会成立一年多来,受山西省科协委托,组建马铃薯科技服务队伍,到吕梁、晋中等市开展急需的服务工作。多次远赴云南、内蒙古等先进地区考察,并把土豆院士、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请来山西省,到岚县等地指导工作。协会为帮农民解决卖难问题,采取多种方式为山西土豆找“婆家”,不仅与山西饭店协会、山西火锅业协会、山西零售商品协会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开展“农超对接”“农批对对接”“五进九销”;陪郑州期货公司到主产区考察,准备用期货方式销售;与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营养主粮,薯你精彩”大型融媒体访谈节目,积极宣传推荐山西马铃薯产业。
只要我们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协会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就一定能为推动山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作出协会应有的贡献。
张海霞:引入科技赋能 推进特色产业
专家简介
张海霞:中化碧邦集团(山西)有限公司董事长
农业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大系统。农业科技牵涉到数十个学科和数百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基于现有的生产组织模式,让多个学科交叉协作共同服务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是完全不现实的。没有科技这个翅膀,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事业就不可能迅速跃升。
中化碧邦集团针对马铃薯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施肥方法可提供多种肥料方案:首先是碧邦水剂土壤调理剂,它可以打破土壤板结,恢复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透气性能。并且能够预防重茬、土传病害,解决根腐、根系弱小等土壤问题,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土壤好了,肥料的利用效果就更高,相应的肥料的投入量就能减少,形成良性的种植循环。
耕作前期,使用碧邦微生物菌剂作为底肥,冲施的碧邦生根型有机水溶肥,苗期和中期用于叶面喷施的多肽氮和流体磷钾肥。这里我要着重说一下,流体磷钾肥可以增加薯类作物的淀粉含量,如果种植的马铃薯需要作为淀粉加工原料,可大幅增加其经济价值。在特定调配比例时,还有着良好的控旺效果。
结薯期可冲施碧邦膨果型有机水溶肥和大量元素硫酸钾水溶肥(高钾型),其氮磷钾比例为14:8:35,完美适配马铃薯的用肥比例,保证结薯期对优质钾肥的需求,促进薯块膨大,提高结薯率。
经试验,使用上述整套用肥方案,可以使马铃薯出苗率达到98.9%以上,株高平均增长1.2cm,分枝数增加1.7个,平均亩产可增加743公斤,单株薯数可增加1.8个。另外我们和麦肯集团在内蒙地区合作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使用我们为其特别定制的用肥方案,平均亩产马铃薯可达4000kg以上。并且碧邦有机水溶肥全系产品均通过了国家纯有机肥料的认证,完全符合绿色无公害农业的标准,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经济价值。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地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媒体问计 专家解惑
加强科技研发
大力引进新品
科学导报:山西在马铃薯产业种植发展上,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薛村波:首先是品种单一。在总数上,广泛种植的品种数量上就比较少,在结构上,加工型品种几乎没有,这和种植环节和加工环节脱节有关系;在适应性上,专为山西种植条件培育的品种少,目前广泛种植只有晋薯16,加工品种是空白。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主要就是加强科技研发,大力引进新品种,更重要的是要与市场对接,形成需求,新品种推广就要容易得多。再就是生产技术不精细,种植管理比较粗放,这与自然条件、传统习惯、生产模式都有关系,解决办法主要引市场、引品种、引主体、引培训。
由于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使生产要素不能集中使用,特别是土地资源,无法成规模地开发、改造、利用,从而围绕种植环节的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等社会化服务没有规模效益,难以配套形成生态,从而难以与高附加值的加工业相契合,不能成为产业链持续稳定可靠的一个环节,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很困难。从调查的情况看,“企业 农户”这种模式里,企业与农户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长期利益共同体,相互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
做好科学种植
提质增效增收
山西科技报:即将进入播种季节,您根据马铃薯的生长习性、生理要求,请对广大薯农谈一谈,播种方面的注意事项吧。
杨林栋:马铃薯种植需要注意温度和播种方法两大方面问题。冬天马铃薯的播种温度不能低于0℃,因此温度的控制是冬季种植马铃薯的关键点之一。马铃薯相对来说是比较耐冻的一种作物,但是种子的发芽也是有一个适宜温度的,如果气温低于0℃的话,那当然是不建议播种的,这个很可能会把种子冻坏,基本上是发不了芽的,起码要等温度在0℃以上的时候再播种。在一个就是播种方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切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切块时,如果是中小型的马铃薯要采用纵切的方法,这样才能充分的利用马铃薯的顶芽优势;如果是体型较大的马铃薯则适宜采用芽眼切法,这种切法有利于马铃薯发根出芽。在每切完一个马铃薯,就要将切刀更换一次,如果切到患病或烂掉的马铃薯,要再将切刀浸泡在消毒药剂中,换另一把切刀继续操作。如果不给切刀进行消毒的话,那么极有可能将带病种块带来田间,不仅会导致发病,而且会将病菌传染到其他的种块。所以在切块前除了要准备较为锋利的两把切刀外,还需用酒精或者是0.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它们进行消毒处理。
推广标准栽培
搞好全程服务
今日农业:请问学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如何进一步搞好马铃薯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更好推进全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霍利光:山西省马铃薯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山西省马铃薯产业有了自己的行业管理组织,马铃薯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协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则,以马铃薯相关产业的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服务三农、科技创新、创建品牌、出口创汇、增加效益和做大产业为目标,进一步开发马铃薯的种植、加工、销售,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积极实施扩容改造项目,搞好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协会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的原则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开展大生产、进入大市场、实行大流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贡献力量,尽快使山西省由马铃薯大省变成马铃薯产业强省。
企媒合力解忧
助农减损营销
山西科技新闻网:未来中化碧邦公司在马铃薯相关种植业方面将如何推广技术应用?将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张海霞:今年,中化碧邦将通过地块水肥一体化设施进程的前端分析对土壤环境、作物生长、植物生理等环境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精准预测水、肥、马铃薯生长营养的现状,平衡土壤酸碱度、苗期生物防控方案等措施,准确了解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做出切实有效的物理干预。通过精准管理模式,可以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地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同时大幅减少农药化肥等农资的损耗和浪费,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根本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公司也会携手科普惠农的媒体平台,通过且不限于网络直播、农业杂志等方式,开展农业种植知识方面的教学,帮助种植户早日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无公害农业。同时,中化碧邦集团协同政府及种植者推进品牌建设和地理标志认证,加大“山西马铃薯”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全面服务于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
■ 科学导报记者 李军/文 刘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