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稳定的血管通路则是其顺利进行的关键,被形象地称为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主要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和长期性血管通路两大类,每种通路都有其特定的种类和护理要点。
一、临时性血管通路
临时性血管通路通常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衰需要紧急透析的情况。这类通路主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cvc)实现,包括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临时透析导管,ncc)和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长期透析导管,tcc)。
1.种类。(1)临时透析导管(ncc)。适用于短期紧急透析,操作简单,能快速建立。(2)长期透析导管(tcc)。虽然名为“长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偏向临时性,适合血管条件不佳或无法立即建立其他通路的患者。
2.护理要点。(1)保持清洁干燥。患者需保持置管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2)妥善固定。使用思乐扣等固定导管,防止移位脱落。(3)避免压迫。睡觉时避免压迫导管,以防血栓形成和血管壁损伤。(4)观察异常。注意观察导管周围有无红肿、渗血等现象,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二、长期性血管通路
长期性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主要包括动静脉内瘘(内瘘)和长期留置导管。
1.种类。(1)动静脉内瘘(内瘘)。通过手术将动脉和静脉直接相连,形成高流量的血管通路,适用于长期透析。其优点在于感染发生率低,使用时间长,且活动方便。(2)长期留置导管。在颈部或大腿根部植入一根导管,适用于血管条件不佳或无法建立内瘘的患者。
2.护理要点。(1)促进内瘘成熟。术后需抬高术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适当进行握拳锻炼,促进内瘘成熟。(2)保持清洁。每日检查内瘘区域,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保持内瘘侧肢体清洁,避免穿刺点沾水。(3)避免压迫。选择宽松衣物,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睡眠时尤其要注意。(4)合理使用。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测血压、输血、输液及采血,减少对内瘘的压力。(5)定期监测。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管通路的监测与维护,评估其通畅性和血流量。
总之,血液透析通路的种类多样,每种通路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护理要点。无论是临时性血管通路还是长期性血管通路,保持其清洁干燥、妥善固定、避免压迫与牵拉、定期监测与维护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调整和心理支持,以提高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希望每一位血液透析患者都能得到全面的护理和关爱,早日恢复健康。
高娜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