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他们的主要营养来源,但同时也是引发食物过敏的主要因素!即使是完全以母乳为食的婴儿,由于母亲摄入了乳制品,也可能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症状。目前,对牛奶蛋白产生过敏反应的婴儿人数正在逐步上升。
一、为什么宝宝易发生牛奶蛋白过敏?
宝宝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肠道屏障发育不成熟,过敏原容易通过肠道进入血液,使宝宝容易受到过敏原的刺激,引起过敏反应。遗传因素也是过敏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均有过敏表现者,宝宝过敏的可能性为50%-70%。此外,环境、喂养方式选择牛奶喂养等都容易使宝宝发生过敏。
二、牛奶蛋白过敏过敏的症状
在过去,大量的家长错误地认为过敏主要表现为荨麻疹或湿疹等病症。然而,牛奶蛋白过敏在临床上表现得相当复杂,多数情况下都是非特异性的。这样的过敏可能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产生影响,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甚至还可能是全身性的症状。消化系统所表现的各种症状有:食物反流、频繁呕吐、呕血、难以进食、腹部不适、腹胀、腹泻、便血和便秘等情况。呼吸道症状包括流鼻涕、慢性咳嗽、呼吸不畅等,部分婴幼儿时常表现出哮喘的迹象,这种情况有可能与牛奶摄入有关。在皮肤黏膜中,可能出现诸如湿疹、瘙痒、荨麻疹以及咽喉部位发生水肿等一系列的病症,甚至存在引发急性的全身过敏症状的可能性。全身症状可表现为疲乏、睡眠不好、倦怠无力、烦躁等。另外,很多婴儿生长和发展速度都比较慢,这可能是由于对蛋白质过敏所引起的。
三、如何诊断牛奶蛋白过敏?
根据上述症状怀疑牛奶蛋白过敏时我们可以采用牛奶回避、激发试验来诊断。具体方法是:对疑是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予氨基酸配方奶喂养4周,如果过敏症状无明显改善,则不考虑牛奶蛋白过敏。如过敏症状明显改善,则进一步对其进行口服激发试验,即为其持续进食普通的牛奶1周,若其过敏症状重现,则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母乳喂养的宝宝,则母亲严格回避牛奶及奶制品4周,症状无改善者排除牛奶蛋白过敏;症状明显改善者,母亲再次进食牛奶1周后过敏症状重现,亦可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
四、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如何喂养?
人乳蛋白是天然的低敏乳汁,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可满足蛋白质摄入需要,由于过敏原可能存在母乳传递,母亲在进食了牛奶及奶制品后可通过乳汁将牛奶中的过敏原传递给宝宝,宝宝同样会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故母亲需回避牛奶及含奶饮料、食物、化妆品等,同时应补充钙剂。如因多种原因不能母乳喂养只能人工喂养的宝宝,使用低敏配方奶喂养至少6个月或至9-12月龄,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予深度水解配方奶喂养,重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予氨基酸配方奶喂养。有腹泻症状的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应首选无乳糖深度水解配方奶喂养。由于>90%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存在交叉过敏,因此不推荐使用羊奶配方;30%-50%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发生与大豆的交叉过敏,因此不建议使用大豆配方。
1.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牛奶蛋白经过分解变成了小分子短肽和游离氨基酸,其几乎不具备抗原属性,这使得人体能够直接吸收和利用它,从而避免了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发生,这为治疗90%的牛奶蛋白过敏儿童提供了可能。
2.氨基酸奶粉。氨基酸奶粉配方完全遵循特定比例的游离氨基酸,且没有抗原性。这使得它成为了那些因牛奶蛋白过敏、多种食物过敏伴随牛奶蛋白、深度水解蛋白难以承受或生长迟缓的婴儿的首选配方。
五、关于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当为孩子提供辅食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循基本的标准,特别要注意不要随意为他们加入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当给宝宝补充食物后,需观察持续3到5天的时间,等宝宝完全适应并吸收新食物的特性后,就可以进一步添加下一个新的食物品种了。在添加不同种类的食品时,应逐渐从一个勺开始逐步增加用量,这样可以降低食物过敏的危险。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就要及时停止该食物的喂养。
总之,如何能够健康养育婴幼儿,选择科学的喂养方法至关重要。当孩子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症状时,父母应当向专业儿科医生咨询,共同助力保证孩子健康和快乐的成长!
龙云霞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