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是指个体在接触某种药物后,由免疫系统介导产生的不良反应,涉及皮肤、呼吸道、心血管等多个系统,轻者表现为皮疹、瘙痒,重者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正确识别和处理药物过敏至关重要。以下从药物过敏的识别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两方面进行科普。
一、药物过敏的识别方法
1.关注症状。药物过敏可能引发多种症状,包括皮肤症状如荨麻疹、红斑、瘙痒等;呼吸道症状如喉咙紧闭、气喘、呼吸困难等;以及其他系统症状如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高度怀疑药物过敏。
2.注意时间。药物过敏的反应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快速型过敏反应通常在使用药物后几分钟到几小时之内出现,而迟缓型过敏反应可能在接触药物后1-2天到数周后出现。因此,在用药后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3.查找家族病史。药物过敏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药物过敏史,个体在使用同类药物时更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用药前应了解家族过敏史。
4.进行过敏测试。过敏测试是判断药物过敏的重要手段,包括皮肤试验和血清试验。皮肤试验通过在皮肤上涂抹或注射微量药物,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反应;血清试验则测量特定药物引起的抗体水平,以确定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二、药物过敏的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服药。一旦确认药物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避免再次接触。同时,清洗皮肤上的药物残留,避免抓挠过敏部位以免加重症状。
2.就医。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应立即就医。医生会给予抗过敏药物、注射激素类药物,或采取其他急救措施以缓解症状。
3.使用抗过敏药物。对于轻微过敏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扑尔敏等。也可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4.调整饮食。过敏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和吸烟。可适当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水果、蔬菜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5.预防。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可能存在的过敏风险。对于已知会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应避免使用。对于易过敏的个体,用药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以便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尽量避免使用容易过敏的药物。
总之,药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涉及多个身体系统并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正确识别和处理药物过敏至关重要。通过关注症状、注意时间、查找家族病史、进行过敏测试等方法及时发现药物过敏,并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以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王蕊 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