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壶关县:擘画河流新图景 绘出发展生态绿-ag官网

   2025-04-14 104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长治市壶关县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着力构建水绿一体、蓝绿融合的生态网络,为县域生态环境改善按下“加速键”。如今,一条条曾经“受伤”的河流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串联百姓幸福生活的生态纽带。

4月8日,在石子河上游壶关县段的原杜家河水库河道岸坡生态治理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两到三人一组,手持铁锹,在完成覆土作业的边坡上熟练地打树穴、栽苗木。很难想象,这片即将成为集防洪、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曾经是环境恶劣、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废弃水库。

“原来整个周边环境相当差,死树、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边坡原先的台阶还有重大安全隐患。”石子河上游壶关县段河道岸坡生态治理工程三标段项目现场负责人侯健生回忆道。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当地决定对其进行“飘带治理”,种植乔木、灌木,打造彩色景观带。这不仅有利于湿地公园建设,更为杜家河区域的老百姓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作为石子河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一环,这里充分利用原杜家河水库库区开阔的地形,通过河道基底改良、微地形重塑、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绿化等一系列措施,打造自然生态湿地。同时,修缮原水库库区部分道路,增加沿路栈道,让人与自然更加亲近。这个湿地公园在提升水质的同时,也为周边居民增添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该项目由壶关县水利局负责实施,自去年5月开工以来,工程队对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边坡治理,将所有矿渣、垃圾清理外运,然后覆土为种植做准备。对于整个坡面,采用绿化屏障种植苗木;对于陡峭区域,则采用挂网喷播治理。侯健生说:“截至去年11月底,已完成整个边坡垃圾外运和覆土工作。今年2月15日复工后,立即开展边坡绿化治理、打树穴、栽苗木、边坡挂网、喷播处理等工程。目前,已种植苗木3万多棵,灌木1万多棵,剩余2万棵争取在4月底完成所有种植和喷播任务。”

整个石子河上游壶关县段河道岸坡生态治理工程共治理长度11.15千米,其中石子河治理起点为庄头水库,终点为石子河壶关县县界,河道中心线长度8.8千米;支流龙丽河治理起点为龙丽河水库一洪道末端,终点为石子河汇入口,河道中心线长度2.35千米。项目沿石子河、龙丽河两岸带状布置,通过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绿化,降低面源污染及水土流失,从根源上提升河道水质。

除了石子河项目,小东河支沟山洪沟道治理项目也成效显著。往昔污水横流的河道,经过河道疏浚、新建护岸、沿路修建隔离绿植绿化后,旧貌换新颜。小东河村民秦大爷感慨地说:“原来旧河滩多年来都是荒草一片,现在整理得井井有条,路修好了,两边还栽了草坪,有了安全栏杆,人走在边上也安全多了,国家真是给村里造福了。”小东河支沟整治起点位于董家坡村西,终点位于龙丽河口,总长1698米。项目完工后,保障了两岸5个村庄、4000余口人的防护安全,防止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流入龙丽河水库,为周边创造了优美的水生态和水环境。

一条条河流的蝶变,连通了沿岸的好生态,也串起了村民的幸福生活。从疮痍满目的废弃河道,到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廊,壶关县用创新实践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这座曾经“靠山吃山”的县城,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科学导报记者 杨凯飞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ag官网
ag官网的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