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运城经开区“3633”战略解读-ag官网

   2025-03-21 34

山西北铜新材料生产车间。

运城经开区供图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全面实施“3633”战略,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争当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的主力军,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的示范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第一个“3”,即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铜基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

推进汽车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增效。以大运汽车为龙头,紧扣“车用原材料-零部件-系统总成-整车-汽车后服务”产业链,集聚了30余家配套企业,生产能力涵盖燃油、燃气和氢能重卡及专用车、新能源乘用车等整车产品生产、乘用车和重卡的轮毂制造、线束制造、模具设计制造、冲压件生产、车用显示屏模组等车机系统设计和生产。拥有新能源汽车集成与节能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具有重卡和新能源乘用车全方位的实验能力和水平。

推进铜基新材料产业释放产能。以北铜新材料为龙头,打造“阴极铜-铜板带、铜箔-覆铜板-半导体及5g应用材料”铜基新材料产业链。生产能力涵盖阴极铜、各种规格的铜板、铜带、铜箔以及各种规格和型号的电线和电缆。目前正在加快布局挠性覆铜板的生产能力,加快向下游电子信息产业链延伸。

推进电子信息产业成型成势。以鸿运智控、光影显示等企业为龙头,布局led“灯珠-模组-整屏-安装”和触摸屏“盖板-显示模组-整机”产业链,具备全自动半导体led芯片生产线、3d全息投影生产线、超高速smt印刷电路板、fpc柔性线路板等全系列生产线;新型压敏电阻粉体及成品生产线;lcd液晶显示器智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高端显示屏、玻璃盖板生产线;同时生产各种充电宝、电池组、个人护理美容仪、智能穿戴摄像头、智能安防产品、智能家居产品。

“6”,即培育壮大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光机电产业园、特色消费品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数字经济产业园

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大运重整复产步伐。以规划占地约18万平方米的清控装备制造产业园为承载,重点实施总投资4亿元的亚新科二期机加车间、投资1.5亿元的宏扬模具、投资2000万元的同誉轮毂铸造等项目,壮大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2025年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铜基新材料产业园。以规划占地约33.33万平方米的高纯铜产业园和清控创新基地为承载,重点实施总投资30亿元的四川华赐超高纯铜及压延铜锭产业园项目,盘活正威资产。重点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淦盛新材料年产500万平方米挠性覆铜板、总投资10亿元的北铜新材料新建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覆铜板二期、总投资3亿元斯纽科技年产500万套电器主板贴片及成品制造等项目投产达效,壮大铜基新材料产业园。2025年实现产值80亿元以上。

光机电产业园。以规划占地约26.67万平方米的新城置业标准化厂房和垚鑫闲置厂房为承载,重点实施广东德星微总投资10.5亿元芯片制造基地、深圳中睿总投资10亿元年产1.2亿平方米锂电封装复合膜生产研发基地、深圳宝明科技总投资6亿元年产6000万片led背光源模组及lcm液晶显示模组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重点推进总投资22.3亿元安徽安濠、新融电子和德丽隆海等11家电子信息项目投产达效,推动光机电产业聚链成势,壮大光机电产业园。2025年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特色消费品产业园。以省商务厅和工信厅批复的省级果汁饮料、纺织服装消费品特色园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加快山楂树下、佳鑫达二期、雪花啤酒智能化改造项目投产达效步伐,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占地约26.67万平方米的际华三五三四工业园为承载,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重点实施总投资1亿元的衬衣智能生产线项目,加快盘活华雄纺织步伐,招引上下游企业入驻,提升纺织产业规模,壮大特色消费品产业园。2025年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智能制造产业园。以制版集团申报省级链主企业为契机,发挥其龙新材料、其尚新材料、永熙印务等龙头企业领先地位和规模优势。围绕打造“制版 包装材料 印刷”特色制造产业链,重点实施总投资8.7亿元的运城制版新建凹版印刷电子雕刻版辊及压纹版辊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二期、其龙高端包装新材料研发及生产三期、金贵塑料年产3万吨功能性镀铝薄膜、上海运成柔版印刷套筒智造设备生产等项目,提升产业规模,壮大智能制造产业园。2025年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

数字经济产业园。以“晋创谷·运城”运开创新驱动中心、康新数智产业园等重点平台为承载,重点推动众之翼建科蓝途云工厂上线运营,加快百度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山西物联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晋通邮电、深圳坐标软件、中网时代、智通时代、数据流量谷等数字企业,推动开发区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产业园。2025年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

第二个“3”,即打造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源三大平台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北铜铜基新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北大学产业研究院、大运新能源汽车集成与节能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科创平台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孵化。重点推进“晋创谷·运城”运开创新驱动中心建设,推行“1 6 5 n”全链条科创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2025年引入科技型企业20家,储备高新技术企业30家,孵化优质创业项目和科技成果10项,推广科技成果50项。

打造对外开放平台。一是积极筹备自贸区运城片区建设,利用贸易自由化、外商投资便利化优势,吸引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提升区域经济的开放水平。二是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确保2025年3月底达到封关运行条件,推动项目申报设立早日获批。同时,谋划建设航空物流园、京东智慧物流港等,承接产业转移和拓展国际物流业务。三是按照“服务本地化”工作思路,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园“园中园”“孵化器 加速器 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服务,培育和引进跨境电商经营主体。2025年入驻企业20家,开设店铺100个,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亿元以上。

打造人力资源平台。建立开发区人力资源产业园,搭建企业选人用人平台,加大与运城学院、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山西新产业技师学院等院校的全面战略合作,解决开发区企业用人需求。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柔性引进高校专家学者到企业兼职,更好地集聚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2025年建立劳务服务站3家,举办招聘活动12场,解决就业人才1000人次,营业收入3000万以上。

第三个“3”,即锚定大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三大任务

持续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围绕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瞄准头部企业、品牌企业,以招商公司为主力,全员出动,多措并举,形成招商合力,迅速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热潮,确保大项目、好项目“引得来”。第一,专项行动招商,开展招商引资“冬春攻势”行动,实行班子领导领衔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春节慰问亲情招商、推介会集中招商,紧盯15条投资10亿元以上的线索,和京东、百度、长城、创维、英飞拓等知名品牌,积极对接,全力推动签约落地,努力实现奔赴30城、对接300家、签约100亿元、落地50亿元的阶段目标。1月中旬在深圳举办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暨电子信息产业招商推介会。全年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组织召开三场专题招商推介会,对接宣介,提高对接精准度,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建设。第二,坚持以商招商,用好“政府 链主企业 园区”招商模式,以链主企业大运、北铜以及制版为牵引,寻找链上龙头企业、研发基地、主打市场、研发队伍,全力引进上下游企业。第三,公司专业招商,发挥招商服务有限公司作用,打造专业化、市场化招商队伍。第四,产业基金招商,发挥5亿元产业引导基金作用,联动市级10亿元规模的“合汽生材”产业基金和1亿元清大海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基金规模达16亿元,通过股权投资,增强招商吸引力。第五,优势资源招商,利用运城铜、铝、镁等多种矿产资源优势,开发区超65万m2标准化厂房供给充足、配套齐全的优势,吸引客商投资。第六,创新飞地招商,与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合作建立北京“创新飞地”,设立“北京服务中心”“开发区工作站”,吸引高新技术项目落地建设。通过努力,实现全年签约240亿、落地100亿招商目标。

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一是高端谋划项目,2025年初步谋划项目158个,总投资562.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82亿元。其中:产业类102个,总投资33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4亿元;基础设施类31个,总投资10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6亿元;社会民生类25个,总投资11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4亿元。二是统筹推进项目,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用好“四库”管理机制,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持续实行领导包联、部门蹲点、专人联络服务模式。重点推进总投资81.4亿元的19个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一季度项目开工率达35%,二季度开工率达80%,形成热火朝天建设项目的浓厚氛围。三是资金跟进项目,共谋划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41个,总投资84.4亿元。重点推进总投资26.18亿元的15个专项债项目,总投资18.9亿元的16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总投资17.31亿元的超长期国债项目。通过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13%的目标。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高地。全力打造软硬环境,确保承接优势产业项目“接得住”、“长得好”。强化硬支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园区配套,实施汤里街、港东二路、陶朱公街、汤里东路、樊邑路等道路建设;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标准厂房、充电桩、汤里变电站、第四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提升软实力,一是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加快构建“小管委会 大公司 基金”的架构,抓紧人员分流,充实运营公司,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二是推进“3 ”改革,巩固拓展“四证同发”“一业一证”审批成效。压缩时限、减少环节、提升效率。三是落实“封闭式管理和包联服务”机制,全力做好“店小二”“服务员”。四是全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全年无事故;严管重罚抓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抓好信访维稳和平安建设,打造一流投资环境。

王波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ag官网
ag官网的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