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智能安全帽比普通安全帽更方便、快捷,而且是一键开关的。”3月12日,《科学导报》记者在河曲县国神公司河曲电厂4号机组缺陷处理现场,生技部主任助理鲁学斌向大家讲解智能安全帽的使用方法。为提升一线安全管控水平、保障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河曲电厂将自主研发的智能安全帽投入一线使用。
沟通与隐患排查的效率往往决定着安全管理的成效。在作业现场,“小王,你把安全帽上的摄像头打开,我核对一下现场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随着技术员开门进入3号机10kv配电室,智能安全帽响起“您已进入带电区域”的提示,智能工作台大屏幕上出现报警弹窗,他的心率数值也在屏幕上闪烁。鲁学斌借助现场人员智能安全帽上的高清摄像头,实时察看一线作业场景,并对现场临时用电规范程度进行评估。即时通讯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远距离安全生产管理的效能。
“在电厂的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受限空间这些高风险作业场所,保障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始终是第一要务。传统的安全帽虽然能提供基本的头部保护,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时,无法及时预警和响应。”生技部主管马战南介绍道,“我们研发的5g安全帽就像智能安全管家,它的内置芯片能够实时监测作业人员状态和环境变化,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在紧急情况下按下sos按钮,可一键寻求应急救援,后台管理系统将会根据数据信息立即规划救援方案,最大程度缩短救援时间,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用高科技为传统产业装上“眼睛”、减少安全管理盲区,是走向智慧化电场的重要举措之一。此次上线的智能安全帽是电厂与中国电信共同研发的一款智能安全帽,融合了5g专网传输、人机交互、北斗定位等多项前沿技术,可轻松实现实时监测、风险提示、视频互联、信息共享等功能。内部设置了高灵敏度mic及环线立体声喇叭,能有效屏蔽杂音。外侧前端配备了21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支持pdaf快速对焦,1080p高清画质,真实还原现场细节,可随时采集现场的图片、视频,并通过5g网络自动上传后台。全帽智能化与多功能特性,不仅能满足日常劳动防护需求,而且借助科技手段攻克了传统安全管理中的诸多痛点,为一线安全生产筑牢防线。
“以前我们进入生产现场作业,总是需要携带对讲机、执法记录仪、手电筒等多种工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信息传递效率低。”锅炉一班班长张文刚一边点亮安全帽前方的led灯,一边对记者说道,“现在,有了这顶5g智能安全帽,指令传达那就是瞬息之间。”
3月15日,电厂3号机计划进行c修,这批5g智能安全帽经过测试、试运,已经正式投用于机组检修。科技日新月异,通信四通八达,伴随着人工智能和5g网络技术的崛起,一场由5g技术引领的智慧革命正在悄然进行。暮色中的河曲电厂,百余点星光在钢铁森林中闪烁,从传统安全帽到“云端守护者”,5g智能设备的应用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对生命至上的深刻诠释。
科学导报记者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