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讯 近年来,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的重大部署,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产业生态,全力打造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2024年,晋城经开区以晋城1%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市11.7%的固定资产投资、19.5%的工业增加值、84%的进出口总额、96.5%的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和79.4%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
一是精准招商引资。经开区牢固树立“精准化”招商理念,通过确定“四图五单”产业链发展新坐标深耕“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特色产业链,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开展驻点招商、成本招商、场景招商、产业链招商、以企招商模式,持续加快项目招引落地,发挥“以投促进”主渠道作用,提升项目招引质量,做大做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累计招引落地项目130余个,形成了以富士康为龙头的“1 130”产业集群。随着国家形势变化,招商引资迎来新挑战,晋城经开区聚焦发展和改革两大主题,赴深圳、天津、宁波、成都等10余个先进开发区调研,学习经验;研究各类政策文件,积极对接上级部门解难题,立足经开区比较优势,在投融资、科技创新、产业提升、精准服务四大方面,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扩大产业集聚。
二是做大产业链条。聚焦“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特色产业链条,围绕康佳、中科创源、星心等链主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加强链上重点企业的考察洽谈,持续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视觉系统产业链突出led显示屏、触摸屏、摄像头模组3类特色产品;新材料产业链突出硬质合金、冷轧薄板2类特色产品;人工智能产业链突出智能终端、机器人2类特色产品。全区现有cnc及模具加工设备6806台、smt产线111条、贴片机1024台、注塑机485台。“三链”已形成了“从原材料到关键零部件再到终端产品”的全要素生产能力,本地配套率达到60%以上,初步构建了全链条光机电产业生态。
三是提升产业“内循环”。聚焦“建设全国最大的高端智能家电生产基地”目标,锚定智能家电产品短链条,重点围绕智能门锁、智能家居、机器人产品,加快链上企业招引,增强企业黏性,通过打通区内“内循环”,加快产业链协同发展步伐,智能家电企业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近年来,晋城市连续出台了“创18条”“先行先试16条”等八项破除瓶颈制约的系统性政策体系,有效解决了“职能定位”“资本集聚”等制约经开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光机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起了四梁八柱。晋城经开区也出台了《关于培育打造光机电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和7个配套工作计划,搭建“1 7”制度框架。可以说,晋城经开区在支持光机电产业发展上已经基本形成系统化、矩阵式的政策制度体系,助力产业集聚其兴可待。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