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疏云,苍苍晴空,冬日的忻州市西冯城村寒意渐浓,位于此处的山西兮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菊花种植基地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几日,菊花种植大棚内田白菊长势喜人、菊香四溢、美不胜收,工人们正兴高采烈地穿梭在花海中,手法娴熟地采摘一朵朵清香扑鼻的田白菊。
“白菊花适应性强,喜阳光,忌低洼积水,具有一定的耐寒力,生长适温为15℃~25℃。我们的大棚是温室暖棚,可一年四季种植,开花周期在120~150天。每枝菊花均价在0.53左右,赶上好行情,一棚菊花能收入10多万元。目前,我们种植的菊花全部销往本市花店及周边县市,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山西兮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志斌高兴地说。
据了解,兮玥农业是西冯城村为了发展乡村经济引进的一家从事农业开发的民营企业,企业现有9个菊花大棚,占地约1.4万平方米,有白善、金诚、优香3个白菊品种和金菊、关玉2个黄菊品种,亩产量约13万枝。该公司长期雇用了5名工人打理大棚,农忙时需要20多人同时干活,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
村民刘大爷今年65岁,儿女都在外打工,对于菊花大棚这份工作,他非常满意:“以前我一直在外地打工,自从村里搞起了菊花种植,我就来大棚干活了。离家近,也不辛苦,一天能挣一百多元,很不错。”
近年来,西冯城村党支部牢固树立“围绕振兴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的发展理念,积极盘活土地资源,采取“党支部 龙头企业 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村委会通过土地流转,引进特色农业种植,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走进西冯城村的星宇生态农场食用菌种植基地,蘑菇大棚温室内,堆得像小土包一样的菌包已经长出了一片片肥厚的蘑菇。据星宇生态农场负责人南亮星介绍,该基地今年新租赁了土地,占地面积达到5亩,种植的品种包括香菇、平菇、鸡腿菇、黄金菇和红平菇等十几个品种。
“香菇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菌棒发菌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出菇却很快,七八天就能长大。”南亮星表示,在售价方面,香菇的市场批发价为每公斤20元,零售价则在26~30元之间。而平菇作为大众化产品,批发价格虽然较低,但销量却比香菇大得多。此外,黄金菇等紧俏品种的市场售价也相对较高。目前主要是通过华美超市、农贸市场以及各大饭店进行销售,也有小商小贩上门取货,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经过1年的发展,食用菌种植技术逐渐成熟,我正在号召更多村民一起种植食用菌,且免费提供ag官网的技术支持。现在,我们的年销售额约10万元,能带动周边20余人增收致富。”下一步,南亮星计划再增建几个高标准大棚,开发食用菌深加工、保鲜储存和冷链物流业务,进一步扩大规模,壮大食用菌特色产业。
如今,一朵朵小小的蘑菇正在西冯城村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它们不仅撑起了一片片“致富伞”,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未来,西冯城村将充分结合村情实际,紧跟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探索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特色种植路径,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西冯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军说。
科学导报记者 魏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