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讯 记者马骏 12月2日,记者从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朔州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近年来,牢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朔州篇章。
聚力能源革命。连续4年原煤产量超过2亿吨,原煤产量、发电量、外送电量均排名全省第一,有力保障了全国能源稳定供应。建成智能化矿井18座,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生产矿井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建设大容量高参数、先进环保高效煤电机组,推动平朔安太堡2×35万千瓦低热值煤电项目投运、华能山阴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开工,已建成运营煤电装机1116.5万千瓦。有序建设风电、光伏项目,合理布局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已建成运营新能源装机851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585万千瓦。利用中煤平朔矿区煤、电、化、水、新能源一体化优势,攻关突破晋北高硫、高灰、高灰熔点“三高”煤气化难题,取消燃料煤,耦合新能源,建设总投资297亿元的中煤平朔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打造山西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标杆。
聚力新兴产业。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三一集团,建设硅能光伏垂直一体化项目。建成国内首条年产1.5万吨石油催化剂裂化前驱体生产线。依托怀仁陶瓷省级特色专业镇,推出抗菌易洁瓷、高硅瓷、第三代骨瓷等新产品。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省级产业链营业收入增长27.4%。1~10月,省级专业镇营业收入增长10.3%。
聚力文旅融合。山阴广武长城文化公园入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广武滑雪场成功创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右玉县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随着“黑神话·悟空”爆火,应县木塔、崇福寺游客暴涨。应县木塔跻身省内最热门的top5景点。
“三个打造”,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交通强市,滋润机场通航、集大原高铁年底开通,融入京津冀“3小时”城市群,打通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通道。打造宜居城市,全方位启动城市体检,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市政管网53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79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21个,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城市更加宜居宜业。打造和美乡村,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创建精品示范村30个、提档升级村230个,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三个强化”,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强化财政投入,全市财政支出八成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投资21.3亿元、床位1500张的朔州市大医院建成开诊,满足老百姓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需求。山西工学院建成招生,填补了朔州没有独立本科院校的空白。强化增收措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强化实事办理,扎实做好就业、养老、托育、社保等民生工作,办好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基本公共服务更为优质均衡,把民生保障底线兜得更牢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