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网站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语文学科育德的思考与实践探索-ag官网

   2024-08-06 194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目标已经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转变。而作为语文学科的教育,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视野出发,探讨初中语文学科在育德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旨在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初中语文学科育德重要性的几点思考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涵盖语言文字、文学、修养等多方面内容的学科,在学生德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语文学科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语文教育,学生不仅学习到文字的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接触和感悟到了各种思想、道德情感。其次,语文学科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有效载体。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学生可以体验到各种情感,塑造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初中语文学科的育德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语文学科育德教育策略与方法的实践探索

(一)文本导入德育

文本导入德育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来培养道德品质和人生智慧的教育方法。在初中语文教材《木兰诗》中,可以选取其中描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情节。教师可以设计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木兰为了家国情怀而代父从军的高尚品质,以及她无私、勇敢的精神。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等方式,表达对木兰的敬佩和对勇气、责任感的认识。例如,学生可以写一篇感想,表达自己是否愿意像木兰一样为了责任和正义勇敢奋斗,从而培养出一种自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文本所传达的价值观,也可以将之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行为习惯。

(二)作品创作与表演

作品创作与表演在初中语文学科中是一项极具启发性的策略。以《陋室铭》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自己对“陋室”的理解和感悟,并通过表演形式进行呈现。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写出自己理想中的“陋室”,或是借鉴课文中的描述,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在表演环节,学生可以选择朗诵、小品或戏剧等形式,将自己的作品生动地展示给同学和老师。例如,一位学生可以扮演作者对陋室的描述,另一位学生可以通过朗诵的方式表达对简朴生活的理解和赞美。通过这样的创作与表演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体验到分享作品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社会实践与体验

社会实践与体验在初中语文学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三顾茅庐》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智慧和胸怀,然后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选择模拟诸葛亮的行为,到社区里寻找需要帮助的老人,或者参与一些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等。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还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一群学生可以共同策划并组织一次社区义务清理活动,他们需要协作分工、制定计划,并且在活动中解决各种意外情况。

(四)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作为一项创新策略在初中语文学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借助《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经典情节,教师可以设计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刘姥姥、贾宝玉等,来理解人物情感与社会背景的交织。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围绕大观园的场景展开对话,让他们通过互动体验不同身份带来的思考和情感。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到不同人物在大观园中的体验和心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所表达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在模拟过程中,学生将理解到文学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道德观念,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与讨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情感智慧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的文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民英雄精神以及对历史和英雄的尊重与敬仰。首先,教师可以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英雄主义精神。接着,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文章,分析文中所描述的瞻仰纪念碑的场景和人物心情,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对于纪念碑的意义有何感悟?”“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精神是人民英雄所代表的?”等,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分享个人观点和体会。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纪念碑建造者、参观者、英雄后代等,通过角色互动和情景模拟,深化学生对英雄主义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学科育德工作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初中语文学科育德工作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级中学 顾 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关于ag官网
ag官网的友情链接
  

公众号

微博

抖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