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被纳入其中。
当前,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学校数和在校生数,超过全国普通高中总数的一半。作为半壁江山,县域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底色,关乎人才强国的底座。然而,县域教育曾一度处于“失语”的尴尬境地,曾面临生源之困、师资之困、条件之困和质量之困。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提升县域教育,谋划县中崛起。对此,今年山西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每个县城至少要有一所好的公办高中,并将县城优质公办高中教育工程作为我省需要办的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
县中兴,则县域兴。近年来,阳曲县委、县政府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在公平普及、内涵质量上全面提升,高度重视阳曲县第一中学校(以下简称:阳曲一中)发展,每年拨付学校合作办学经费250余万元,用于补充聘任名师,解决学科结构性短缺短板;积极落实太原五中与阳曲一中签约合作办校、促成中北大学与阳曲一中签约优质生源基地校;正在推进山西师范大学托管帮扶阳曲一中等合作,通过给予政策、经费等多方面支持,重振“县中”。
第39个教师节阳曲县委书记李京京(右中)在阳曲一中与优秀教师代表座谈
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阳曲县委书记李京京同志看望慰问阳曲一中优秀教师代表,并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阳曲一中基础设施、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等情况,对学校的发展和管理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民心。要把教育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一以贯之、一如既往、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阳曲一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承载着无数学子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要通过多种超常规的举措,破解教育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让广大学生在县域内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风正好扬帆,奋进正当时。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阳曲一中积极创新办学思路,激活管理机制,牵手名校引进管理,聘任名师优化结构,内强管理狠抓落实,外树形象重塑口碑,终于不负众望,逆袭“县中塌陷”,奋力走出困境,跻身太原市优质学校行列。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励志教育优秀实验校”“山西省平安校园”“山西省卫生示范学校”“太原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太原市教学质量特色学校”“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初冬时节,草木斑斓。走进阳曲一中,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的办学设施相互交融,琅琅的书声和操场上矫健的身影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这里是学子茁壮成长的摇篮,这里是梦想扬帆起航的港湾!
党建领航 改革创新蓄积新发展优势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党建领航风帆劲,擎旗奋进行致远。阳曲一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全面加强学校党组织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实施党建引领促提升行动,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教育,戮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筑牢教师信仰根基。为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作风务实清廉、敬业忠诚担当、勇于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阳曲一中夯实党建创特色,引领示范促融合,扎实推进“四强六有”党支部创建工作,全面加强党支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学校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重视对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思政教育引领,坚持每周一集中理论学习制度雷打不动,坚持支部委员和党员政治老师为老师们讲党课,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唱响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师德实践主旋律。
阳曲一中党员“强国复兴有我”集体承诺
拓思路、活机制、赋动能,激发内部活力,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改革,是继承、是发扬也是创新。2017年8月,阳曲县政府决定投入150万元购买园丁科教服务,引入北辰双语优质教师团队和管理机制,全力打造阳曲一中红旗区。建立了“公民互助、联动发展”的合作办学机制,为县域高中学生培育与学校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红旗班采取统一领导、分区设班、独立管理、多元考核的运作模式,做到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全要素考核。据悉,已经毕业的7届红旗班大文大理二本以上升学率稳定达90%以上,在太原市同质生源发展比较中稳居前列。红旗班从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到在本校生成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了“公办的收费加民办的服务”“公办的实惠加民办的实干”。红旗区独具特色的运作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全校,使得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成绩大幅提升,优质生源稳定回流,百姓满意度明显提高。
抓机遇、补短板、强弱项,多措并举“借力”,促进内涵发展。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教基(2021)8号)。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县域高中办学条件和水平”的要求。阳曲县委政府抓住机遇,与太原五中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阳曲一中与太原五中在教学科研和文化建设方面深度合作,推动同步共建、资源共享,并通过阳曲一中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到五中定期跟岗轮训、太原五中为阳曲一中代培优生育尖、指派优师定期支教帮扶等方式,带动阳曲一中迈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23年,阳曲一中主动对接山西师范大学,初步达成托管帮扶协议,正在积极推进高校托管措施落地,必将进一步提升阳曲一中教育教学质量、办学品质和内涵发展水平。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系列开拓性的探索和实践开创了阳曲一中面向全体、全面育人、培优育尖、提升内涵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锻造强师 成就高质量育人“强力硬核”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育的成功,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发展,取决于从教者的合力同心。
几年来,阳曲一中大力推进“强师工程”,致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专任教师队伍。该校聚焦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分批分类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三级新课程新教材全员培训,深入外省市优质课改学校现场观摩体验,取经问道;充分借助高级教师、中级教师、青年教师三个“塔式”研修班以及联片教研、校际教研联盟平台,组织教师参加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研训活动和相关专业学术交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公开课竞赛、论文评选、课题研究、举办讲座,达到了开阔其视野,激发其潜能,体验其成功,反思其不足,调动其自主研究行为之目的。有效提高了管理人员、授课教师课程开发、建设、实施的能力……规范管理、精准培养、严格考核、激励评价,使得阳曲一中的教师快速成长为境界开阔、乐学善研、业务精湛的教学骨干。
阳曲一中建校75周年教师合影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
两年来,阳曲一中主动适应新高考新课改要求,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校领导未雨绸缪,提前谋划行动,多次组团建队外出山东、河北、上海、成都、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强化师生培训,加速理念更新。学校成立“双新”改革工作领导组,细定实施方案,推进生涯教育,优化课程设置,落实课程计划,科学分班组课,稳妥实施选课走班,积极构建并运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确保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阳曲一中突出制度导向、专家引领和信息化支撑,致力于过程管理精细化、选课信息公开化、教学科研常态化、课堂质量高效化、学情诊断智能化。学校制定有翔实的教师工作日志和教学工作行事历,着力从严从细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执行日清周测月考制度,坚持分组别分段位进行质量目标分析,着力强化教情学情的诊断监测;推行首席教师引领的集体备课制,倡导大单元教学,着力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师师合作与资源共享;采取名师支教示范,校本公开课展示交流,着力实现同伴互助,同课异构,共建生本高效课堂。学校新课程改革推进有力,教育科研氛围浓厚。
如今在阳曲一中,一大批无私奉献、专业过硬的老师既是发展基石,更是质量砥柱,他们以浓厚的教育情怀、饱满的奋斗激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耕好教育责任田,种好育人桃李山,连续11年创造了低进优出、优进优出的教学辉煌。
五育并举 催生“百花齐放”新图景
绿茵场上,生龙活虎;学海遨游,浪遏飞舟;体艺竞技,崭露头角……在阳曲一中校园里,少年们肆意生长,全面发展。
此情此景,是对“德智兼修、多元发展”的最好注脚。
五四青年节“青春献礼新时代 砥砺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千人大合唱
特色的思路引导特色的办学实践。阳曲一中坚持五育并举,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学校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提升”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开设3大类26门课程。其中基础类思政德育课程3门,社团拓展类课程5门,运动拓展类课程5门,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4门,学科校本课程9门,形成了“基础型课程、个性拓展课程、提高型课程”三级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在五育融合中,阳曲一中坚持“三全育人”,尤为重视德育在思想上的引领、奋斗精神的锻造和健康品质的培养。该校于2016年9月正式与济南三大步励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承担起教育部三大步育人模式的理论实践课题,引入“三大步”励志教育全员育人模式。
学生集体宣读励志信
秉承“三大步”励志教育的体系和精髓,阳曲一中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优良传统,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生励志体系、导师育人体系、班级课程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并将励志教育课程化,通过一日三读励志信、晨诵经典、午唱红歌、晚观新闻、冥思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心理,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充分提升认知管理、情感管理、行为管理等综合素养。
现如今,震撼人心的零距离跑操、主题鲜明的励志班会、千人朗读励志信、心灵鸡汤成长册、百花齐放的楼道文化、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书法、民舞、足球社团、国旗班、英语角)、“高三百日誓师大会”“畅想青春”文艺汇演、“学哥学姐毕业欢送会”……都已经成为带有鲜明阳曲一中标记的德育符号。
整齐划一的零距离跑操活动
学校文化的建设、课程活动的丰富、文明校园的创建,培育了一种精神,改变了一种价值取向,树立了一种信念,激发了一种内生动力,使得阳曲一中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结语:
国之未来系于教育。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
民生之重莫过教育。教育关系着孩子的前途,牵动着家长的神经,承载着家庭的希望。
栽得桃李三千树,化作鲲鹏九万里。阳曲一中将继续葆有一张蓝图干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和韧劲,涵养仁爱之心、育人之志,在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广阔天地中飞得更高、更远!
王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