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安全运行是保证煤矿人员安全和煤矿正常生产的有力保证。近年来,随着煤矿智能化改造步伐的加快,煤矿机电维护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凸显,更为迫切。”9月28日,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应用电气自动化中级工程师张卫东说。
张卫东生于1982年,中专学历,无线电维修专业,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机电维护工作,从一名普通的检修工做到机电副队长,负责井上井下微机保护的维修、维护及设备安装、通信调试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他深深体会到,搞好煤矿安全供电工作必须要有丰富的供电专业知识。在理论方面,他除认真学习了《电工电子基础》《矿井供电》等相关基础知识,还研读了《晶体管脉冲数字电路》《自动化软件应用》《plc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工业控制网络技术》《上位机应用开发ui设计》等课外高等技术知识。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他经常购买有关电子方面的书籍和电子元件,做电路试验并装配一些电子应用装置。“我自学了有关供电设备原理以及电气保护工作原理知识,同时,通过学习电工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识别常用的电气原理路图和接线图,并结合本队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加深理论知识,熟悉开关结构,达到能够单独处理疑难故障。”张卫东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之也成为队里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骨干。由于各方面工作表现突出,他于2010年经过严格的理论考试和工作实践考核被晋升为技师。
有了理论的底子,加上平时实践的锻炼,他成为供电队机电维护的核心成员。从2006年至2021年,他先后参与供电队模拟保护器改造数字保护器、电光保护、攀能保护自动化控制升级以及防越级跳闸系统升级改造、520水泵房、470水泵房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井下各变电所继电保护升级改造等多个重点改造工作。
熟悉他的工友都说,他好学、肯钻研,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非常迷恋电子技术,他想掌握一门技术,便会不厌其烦地去向师傅请教,翻阅相关的技术书籍。在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时,善于创新性技术攻关。在桥北208排水系统改造中,发现了因雷雨天气,排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及时排水,他设计了远程电脑、手机操控启动水泵,实现及时应对雷雨天气,及时排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其他历年技术创新项目中有12项技术创新,其中:6kv开闭所动补二楼温度检测自动控制系统,一种大件设备限高、限宽无线声光报警装置,常村矿主排水系统和产、销、运、存数据中心上物联网云平台,kyn28-12型高压开关柜防误操作报警闭锁装置革新与应用为应用突出项目。
平时,他不但注重专业知识的自学,还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2022年上半年他参加了全国工业自动化人才认证培训项目的学习,通过了电气自动化工程师有关技术课程的认证考试,掌握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取得“电气自动化中级工程师”证书。
今年他参加了全国煤炭安全高效建设和智能采掘技术装备应用高级研修班培训,经考试合格,获得由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颁发的培训证书。
勤学苦练,加上刻苦钻研,使他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6年至2022年,他荣获常村煤矿技术创新奖11项,其中“风电、瓦斯电断电声光报警装置”“一种大件设备限高、限宽无线声光报警装置”荣获等级技术创新一等奖;2021年4月研发的“一种智能多媒体存放箱”荣获发明专利。2023年,他推动常村矿主排水系统上物联网,建立常村矿主排水系统大数据中心,云平台设计使主排水系统实现数据检测、数据分析、数据计算、数据预警智能化控制。推动常村矿产、销、运、存数据中心上物联网,建立常村矿产、销、运、存数据中心,云平台设计实现监控系统与人工数据上传、数据分析、数据计算、数据预警,设备状态巡检实现智能化。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是一句他一直铭记在心的名言。二十几年来,他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单位的机电设备、数控设备的维修工作,还充分发扬了协作精神,攻克煤矿机电方面的难题,为煤矿培育机电维护方面的人才,在煤矿供电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他先后获得“五小”竞赛最佳效率效益奖、“职工创新成果奖”“小改小革能手称号”“技术标兵”“先进生产者”“先进安全”工作者等荣誉。
科学导报记者 武竹青